安息天堂
安息天堂
豆瓣高分
天堂此时

安息天堂

安息天堂

安息天堂
高分
  • 影片:天堂此时
  • 状态:更新至1集
  • 演出:卡伊斯·纳塞夫,阿里·苏莱曼,卢巴纳·阿兹巴尔,阿莫尔·何勒赫尔
  • 导演:汉尼·阿布-阿萨德
  • 年代:2005
  • 归属地:巴勒斯坦被占领区,法国,德国,荷兰,以色
  • 语言:阿拉伯语,英语
  • 分类:剧情/犯罪
  • 时长:90 分钟
  • 首映:2005-09-07
  • 更新:2024-04-23 17:46
  • 豆瓣:7.7
  • 更多:更多WEST列表推荐

在线观看列表

线路F - 高清HD-720P线路免费在线播放器
 倒序

截图

  • 安息天堂 图1
  • 安息天堂 图2
  • 安息天堂 图3
  • 安息天堂 图4
  • 安息天堂 图5
  • 安息天堂 图6
  • 安息天堂 图7
  • 安息天堂 图8
  • 安息天堂 图9
  • 安息天堂 图10

影摘

安息天堂

心情不是很好,可片子下完了,既然睡不着,就看完。
很早就知道了,很早就想看。看过了《慕尼黑》,更想看的是《天堂此时》。
一个女人出现,阿拉伯人,她的对面是以色列的军装,在检查。我把音量调小了,因为以为会是在一个女人和一声巨响中揭幕。可画面平稳的过去了,但心依然紧张。
一阵恼人的电钻声,破旧的应是垃圾场的修理厂,这是阿拉伯人,这里是巴勒斯坦。主人公出场,Said和Khule,失业,一同吸水烟,给了送饮品的孩子一枚他不满意的硬币,回家,过滤后的水依然难喝,这里是巴勒斯坦。还有Suha关不上窗的出租车,组织给Khule的手机,这里是巴勒斯坦。
铁丝网,枪声,……高楼,让人突然感觉豪华的现代汽车,三星手机巨幅广告,比基尼,这里是以色列。
《慕尼黑》很少表现的以色利。而巴勒斯坦是《天堂此时》不可能少表现的。
这并非在论证合理性,而是刺激着人们必须思考着种种的不合理。
Khule在录制誓词,完整地结束了,却没录上,再开始,还是没录上,然后可以录了,两位组织派来的联络人,一边看着他的再次录制

因为影片的主题,压了很久没看。可以说是“不敢,”也可以说是“不忍。” 自杀式袭击,把生命献给神,在人间实行天罚。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虔诚和残暴?一个混合了前者的纯洁和后者的恶浊的实实在在的人会是什么样子?他们生活在怎样的希望和绝望里面?
我不指望影片会给我答案,却希望得到一点启示。可惜没有。
黑色幽默和荒诞感充满了整个故事。人员选定时的随便;录制影像时的滑稽;任务执行时的仓皇;失败者模样的抵抗运动领袖……我们的主角经常处于一种眼神空白的状态,他刚开始怯场,而最后却仅仅因为负气而坚定地执行了任务。
并不是说黑色幽默不适合这个主题。自杀式袭击的过程也完全可能表现出一种非常深刻的荒诞。但问题在于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嘲弄,它所希望展现给观众的不是加缪式的荒诞而是一种王小毛式的滑稽。它最大的不真诚就全部表现在用一个花瓶一样的女主角的那套来自“人权组织”的苍白说教作为整个影片的内涵支点。一句“抵抗也有别的方式”就似乎轻易击破了对方的全部信念。哦

正值黎以冲突日益激烈的时候看了本片。单就论电影本身的话,的确很一般,尤其是结尾哈维对待“人弹”态度的转变显得过于突然而前面也缺少对此相应的铺垫。但是,对影片想要表达的精神却值得人去深思。
不管处于任何目的,当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生命来追求一种东西的时候,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在人权主义当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了,这也是片中那个女孩坚决反对“人弹”的原因,可是,“比起现实当中的地狱,我更愿意生活在理想中的天堂”这就是“人弹”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他们称自己为“殉道者”,对于现实的侵略与占领,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反抗、去斗争,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信仰的忠诚,并最大可能去削弱敌人:“尽量找警察和士兵多的地方下手”“一个人先做,另一个人15分钟再动手,这样可以多炸死些士兵”。
但是,真的值得这样去“殉道”吗?特别是当他们发现他们行动之前的宣誓录影带在商店里面出售,而价格甚至还比不上一起出售的处决“叛徒”的录影带时。他们迷茫了,想退缩了,可是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2016.12.10日晚上 我第一次在寝室度过的周末,我看了我存了两个多月的便签的 <天堂此时>
活在中国,一个人口众多,信仰自由的庞大的国家。
然而在我不能想的地方,还有着另一种更加深刻的冲突。我可能从不会了解,也不会想去了解那些为了宗教信仰而牺牲自己的[圣战者].
那些生来别无选择的人民,被如同奴隶一般对待,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生活,可以牺牲一切,放弃生命。
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信仰、尊严和救赎。
有那么一个地方,人民痛苦的带着仇恨活着

所谓艺术,是从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中提取出的可以挑逗观众心理潜藏的情绪和记忆并加以夸张化,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渲染力。
这样说的原因是,拍摄《paradise now》的Hany Abu-Assad显然十分擅长追随这样的定义,他所理解的政治是否是真相,我们怀疑。但他懂得把视线聚焦在新闻焦点之外的动机问题。一个普通的巴勒斯坦人成为人肉炸弹的动机问题。他反复强调着巴勒斯坦人为和平曾经的努力和牺牲,他强调着巴勒斯坦人已经绝望到只能用血战来讨回公平。只能接受占领,要不就是灭亡。我不敢百分之百的接受他所导向的观点,但我也质疑任何人口中的真相。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争斗溯之于历史,大概一幅《清明上河图》远远难以书罄,他们之间的血战更是深植后代子孙的仇恨脉络中。
可是,当具备男模身段和迷人眼神的Kais Nashef扮演的Said在载满士兵的特拉维夫公交车上,深邃的眼眸慢慢和上,而后一片刺眼的光亮,结束。除了让了不自主战栗一下的神经抽动,我更多的是对于这个施害者的同情,而不是隐喻背后那些死在自杀式人肉炸弹攻击下的以色列人。这一点

如果眼前的现实世界,满是杀戮和压迫,满是愤怒和战争,那么天堂就是想象中的美好殿堂,神圣而光洁。无畏地情愿牺牲一个自己,来捍卫整个天堂,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出演的最伟大的悲剧。
萨义德的“天堂”,其实只是那个藏在他心里的理想主义世界,或者称,他的乌托邦。他是个有信仰的人,真主的旨意他绝不违背,他坚信他所做的是为了自由为了国家所进行的圣战,所以他在激动的克汉雷面前就像一个沉着稳重的行者,不骄不躁;他是个有欲望的人,或者说,这个不平等的世界释放了每一个人的欲望,只不过萨义德的理想主义和宗教信仰,让他的欲望卓尔不群而显得高贵脱俗了;他是个心中有希望的人,希望之光从不曾泯灭,看到男孩们玩风筝的模样他会凝望会沉醉,于是他极力想要逃脱束缚他的枷锁,例如他父亲的丑名、敌国的压迫,只是他没有预料到,理想和教义的支撑下,妄想用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抵达天堂却不过是给自己上了另一道枷锁。萨义德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总是能看到他的“天堂”似乎触手可及,只要他再向前迈一步。理想主义给他盲行的力量,少了现实的指导和经验

“天堂此时”自杀性袭击者的心理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dxrwl.com/dy/id-17787.html

策驰影院 推荐

 换一换

评论

共 5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