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余男,因为她百变娇娃的形象。三部电影中角色的巨大跨度也许是她追求的挑战.她在空姐、村姑和“神秘女人”三个角色间跳跃,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这次,她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图雅,一个带夫改嫁的蒙古女人。
相比《月蚀》和《左右》,我更喜欢这个坚强壮硕的蒙古女人。这也正符合余男的特点,不是惊艳,但绝对性感。
金熊奖上的风光并没有改变低调影后的行事风格。也许图雅本身就是一个沉重压抑的角色。天高云淡的内蒙草原已不能再引起我的遐想,羊群奔跑之处,草原的荒漠化却让我深深心痛。想起两年前一个同学(喊同学不算过分吧)说过的话,如今的内蒙已经没有象样的草场了,锡林郭勒仅有的好草也在退化。只是我还无法接受这样与“绿草毡房牛羊壮”的描述相去甚远的残酷的事实。
有这样一个惯例,能在国际上拿奖的中国电影,大多是反映落后中国的贫苦,压抑,黑暗和无情。就像萨义德在他的东方主义中所提到的那样,这样的东方与地理上的远东,中东无关,而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获奖电影里的中国符合西方人对东方的心里预设
《图雅的婚事》2006年,感动后有点悲哀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dxrwl.com/dy/id-5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