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的电影里面充满着人际关系:家庭的、邻里的、同事的、同学的、老乡的。。。平凡琐事组成的变奏不但不觉得乏味,还每每新意倍出。看完一部小津电影,总会发出两句感慨:生活就是这样的啊!生活原来是这样!
我CD包中第三张小津电影叫做《早安》,是《彼岸花》和《秋日和》中间那年拍摄的,却跟这两部影片风格炯异,故事不再从男人那里发端,而从女人那里开始,从家长里短、流言飞语开始。女人和孩子在前台,是主角;男人们在背后当陪衬,是配角。这样一部“婆婆妈妈”的电影由男人小津拍摄,竟然妙趣横生、幽默传神,真乃奇迹。
这是东京近郊公路桥下面紧挨着的几户平房,男人们白天上班,孩子们结伴上学,妻子们在家操持家务,一幅典型的日本平民生活画卷由此展开。
为了理清众多的人物关系,不妨先列一张人物关系表:
小善——小善妈——小善爸(爱放屁)
小幸——小幸妈(妇女协会小组组长)——记性不好的老外婆
小实(哥哥)、小勇(弟弟)——林家夫人(妇女协会小组会计)——林先生——姑姑节子(林夫人的妹妹)
一家妈妈爸爸不给孩子们买电视 孩子们跟他们吵了一架 赌气不跟他们说话了 谁都不理 邻居打招呼就当没听见 刚好前一天邻居和他们妈妈有了误会 邻居错误地指责妈妈没有交钱结果是自己搞错了 她见孩子不理她 以为是他们妈妈到处说自己的不好 于是四处传谣说这家女主人小气记仇 后来孩子们离家出走 爸爸总算松口买了电视 他们立马高兴了开始说话 早上主动跟邻居们打招呼 这回变成邻居爱理不理 但她们也开始想是不是自己误会了
很多人把《早安》和他另外一部《生来才遇到》(我出生了,但)相比,后者早已被列入世界电影史杰作之林,而《早安》的评价则远远不如。因为与《生来才遇到》中严肃深刻的道德主题相比,《早安》仅仅是滑稽的风俗写生罢了。但是小津在这部作品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喜剧作家的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充满了无可名状的笑。这种笑,既没有讽刺的锋芒,也没有自嘲的空虚,更不是胡闹的喧哗,只是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两颊松弛、充满幸福感,吃吃的微笑。如此纯粹、如此完美。
阿宝好可爱!所有的thank you ,都被他换成了I love you。还有他们互相刮鼻子的时候。
杉村春子实在是一个可爱的女演员,她和小津的合作是如此的完美,她理解小津的喜剧是如此的透彻。无论是《东京物语》中扮演老人的长女,还是《早安》中会长的老婆,还是《秋刀鱼之味》中老师的错过结婚机会的老姑娘,还是《小早川家的秋天》中加藤繁。她长得不好看,但是一张脸十分具有喜剧效果,让人一看就忍俊不禁。
大人的世界里,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难以说出口。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却谁也不愿先开口倾诉衷肠;比如爱孩子的父母却常常是以严厉的冷漠表示管教;比如退休后失意的丈夫只敢一个人喝醉…
大人的世界里,越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越是被挂在嘴边。见面一定要说“早安”来表示热情,否则会被怀疑是否滋生嫌隙;邻人家的一切尽收眼底,说三道四,乐此不疲;每天要说无数次的早安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小津实在是空间运用的高手,他的画面大多是方正的,人物就那样不偏不倚在画面中间,看客从榻榻米的角度仰视画中人,或静或动是生活里比比皆是的人物。画面诚然是方正而对称的,但在这四个紧邻家庭的方寸之间,流言四起,这流言是无所谓方正与对称的。流言是滚动的,是不定向,可以是空气里抓不住的潮湿之气,不明显却让人憋闷。一旦定向起来,变成一把冷箭,随时杀人见血。
人总是很容易忘记前一秒的立场,我们会因为一些评价爱上一个人,也会因为几句话彻底否认一个人。有人的地方必有流言,那流言是长了脚的,会跑会跳。
小津的格局总是在一页又一页移门中转动
平民百姓的家庭生活是小津安二郎电影中永远的主题。《早安》讲的是一个日本社区几个家庭生活的故事,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也没有激烈的感情冲突,一切都是由许多精心安排、富有含义和舒缓的情节表现出来。电视机是串起这个故事的唯一线索:以林敬太郎一家的两个儿子吵着要买电视机开始,结局是两个孩子的愿望得到实现。赘诉情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小津安二郎如何用他的电影手法来表现日本社会中的家庭矛盾。
日本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较深
用象征性社會互動的觀點看小津安二郎的《早安》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dxrwl.com/dy/id-30852.html